|
晋朝时候,鲁地有一位博学之士,皓首穷经却一事无成,开口子曰诗云,引经据典;下笔洋洋千言,离题万里。人不呼其姓名,皆称为“博士”。
一天,博士家的驴子死了,他感叹道:“吾无马无车,唯以驴代步,一日不可缺也。”于是就到集市上去另买一头。他在牲口市上转来转去,东瞧西望,贵的买不起,贱的太瘦弱,最后终于找到一头合适的,讲好价钱,博士一手交银子一手拽住缰绳,想拉着驴就走。卖驴的农家老头急忙制止,说:“按规矩,必须立个字据。我不识字,看来您是有学问的人,就麻烦您写一份吧。”说着拿出早已准备下的纸笔。
博士展纸提笔,略一沉思,就一边摇头晃脑的吟诵,一边挥洒笔墨写了起来:“是日也,天清气朗,惠风和畅,正宜出门赴市矣。夫集市者,众人集且市也,古已有之……《诗经》之《卫风》曰:‘氓之蚩蚩,抱布贸丝’,乃春秋之市也。子贡者,端木赐也,先圣之门徒,而善货殖焉,家累千金,夫子赖之,存鲁乱齐,赞之曰,‘赐也贤呼哉!’知圣贤之不斥市也。”换一张纸,继续写下去,“陶朱公曾谏越王:‘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…..平粜齐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’此战国之市焉。太史公曰:‘夫山西饶材、竹、玉、旄;山东多鱼、盐、漆、丝;碣北……;江南……。皆人所喜好,故虞而出之,工而成之,商而通之’又曰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’此汉之为市也。”再换一张纸,“夫古之为市,商有朝歌,周有鄗京,汉有长安,晋有建业……”第三张又写满了。
卖驴的老头,听他嘟嘟囔囔,写了三张,竟然还没有提到买驴的事,看看日头,很不耐烦地说:“你写了三张纸,还没一个‘驴’字,其实只写一句就行,就写:某年月日,某某卖给某某驴子一头,银子二两,驴银两清就完了,何必罗索许多?”博士郑重地说:“买卖事小,涉及圣贤之道也,不可不言明。”老农把银子扔回博士怀里,转过身来牵驴要走,那里还有什么驴子,那小公驴趁他们聚精会神写字据,松了缰绳,早就跟在一头小母驴屁股后面溜掉了。老头回过身来猛地一把抓回银子,说:“驴没了,你得赔”便愤愤地走了。
博士愣了半晌,醒过神来,银子,驴子,都没了,眼前只剩下几张废纸飘落在一堆驴粪蛋儿上。四下一看人们已经散尽,博士只好安步当驴,悻悻地回家去了。
这是出自北齐·颜之推《,颜氏家训,·,勉学,》里的一个典故。“邺下谚曰:博士买驴,书券三纸,未有驴字,”无非自道人行文啰嗦,举凡说话与做事,废话连篇,不得要领。亦刺人写文章长篇累牍,胡扯乱谈,闲文太多,却说不到点上。
我们要了解一个人,如何去判断他是不是《红楼梦》的一个读者,具体那标准是什么,这不用我说,谁都心知肚明。那前人的文章在案,一一可查,你不去理会,焉知其中到底有哪些是《红楼梦》的读者所留,又有哪些不是。我所说的我们要考察的那些所谓的《红楼梦》的读者,他们可不是站在众人面前,等着众人一一细去考较。我这个意思,一个人,就算他不读《红楼梦》,他今天要作文,哪怕他只是从《红楼梦》里面抄了那么几句,他把它们抄进了自己的作品里,他便是抄也总还是有个抄的地方。假使一个人,见所未见,闻所未闻,他抄都没一个抄的地方,你让他上哪抄去?这不是难为人吗?蜀道之难,难于上青天!此之谓也!
清代的历史,我们是并不了解,我们也都没有在清代生活过。但那清人之作,它们都在呢!它们的作者,都是清代的文人,他们有没有读过《红楼梦》,他们自己的作品,那就是最充分的证据,最可信的第一手材料,也是最好的说明,你不去查,又怎么会知道那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呢。
|
|